今年的教师节,关于“如何做教育”又上了热搜,笔者不想就这个话题谈论什么,因为我不是“专家”。但笔者想起了过去一位好校长杨亚非。1982年笔者上一中初中班,新生见面会上,学校的几位正副校长都在主席台说了话,当时话题谈的多的就是“怎样树立人生的理想和追求”,当时领导们讲得多的“是为实现四化而努力读书”,并说到“要多阅读,不动笔墨不看书!”那时上我们初一数学课的正是杨亚非校长,笔者仍记得他在讲“平面几何”时,说到古尼罗河土地面积的丈量,从这劳动需要中产生了几何学。一中校长事务多,初高中都有。杨校长在忙完校务工作之系,他还坚持给学生批阅作业,第二天又讲解作业问题,真是兢兢业业了,也许是当时班级不多吧。初一年级的中考总结会他还主持会议,记得笔者破天荒被校长表扬“这次中考比入学成绩前进了20名”,这对于学生的鼓励是十分大的。后来他不教我数学,常见杨校长在学校忙碌,那时一中的校舍很差,高中部十几个班都是砖卡木板房,走在木板上是“吱吱呀呀”的响。但就是那些年一中每年都有考上名牌大学的:如皮利民考取北大、刘礼初考上同济大学。后来高中毕业又邀请了杨亚非校长到毕业晚会讲话,杨校长总是一脸笑容,他勉励毕业生“努力求学,将来回报国家,以后多到母校玩玩,多关心母校建设”。现在想来还是那样温馨,校长的格局和胸怀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发展方向。
笔者毕业后,心中时时想念母校,有时也发挥个人特长宣传母校,在《邵阳日报》报道了反映“创新发明好老师杨文润”及“苗乡英语好老师陈立君(获国家园丁奖)”的优秀事迹,并及时报道“陈小明老师香港讲学分享快速作文”的事迹,当一中毕业生陈某在中央民大读书时,受邀走进中南海受到时任总理的温家宝接见,笔者都撰文宣传。这些年来,一些公益人士积极捐赠款项给母校,笔者积极“牵线搭桥”,为母校八十校庆联系广东老板捐赠“二万元”,并给困难优秀学生送去温暖。作为曾经一中的学生,笔者牢记母校的教诲,牢记老校长的叮嘱。
老校长的离世笔者不知道消息,未能在老校长灵堂守护,但老校长对学生们的殷切嘱托会永远牢记在学生们的心中,我心里想:“杨老校长,您倾心耕耘管理的县一中,已是欣欣向荣,一年一年的金凤凰从这里起飞,您当初的教育理想已经实现!”(作者唐文安撰教育随笔)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注册用户,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城步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200664305@qq.com)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