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有处秘境叫“蓝玉故里”(二)
雷学业(苗族) 蓝支让(苗族)
据《蓝氏墨谱》《宝庆府志》《城步县志》记载,黔宁王沐英与蓝玉同为城步扶城籍,且与蓝玉颇有世交。蓝玉遇害后,沐英之子黔国公沐春为保存蓝玉遗脉,冒着生命危险将怀有身孕的蓝玉侍妾藏于沐府,后生下遗腹子蓝昌建。明成化年间(1465—1487),也就是蓝玉被杀七十年后,蓝玉遗腹子昌建子孙繁盛,而“蓝狱”禁网日渐废驰,黔国武僖公沐琮(沐英孙)命昌建回原籍城步扶城修建蓝氏宗祠,“世守王坟”。从蓝玉被诛杀至今,经过500多年的发展,城步蓝氏人口现已达到5000余人。
昌建回扶城后,即在原住宅处修建了蓝氏宗祠。隆庆五年(1571),其后人进一步扩建宗祠,在旁增修了观音阁。观音阁于1953年被拆毁开田。1640年建成接龙桥(后称太平桥)。蓝氏宗祠是为蓝氏族人祭祖、议事、宗法、读书、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祖祠。蓝氏宗祠、蓝玉塑像、蓝玉墓和太平桥,构成了当今蓝玉故里的四道靓丽景观。蓝玉故里1981年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5月升格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祠又称为祠堂、家庙,是供奉先祖神主牌位的地方,同时也是宗族事务管理的场所和机构。宗祠建筑的一般形式包括龛室、大厅、回楼。龛室供奉祖先神主牌位,庄严昭穆;大厅是用来聚集族人行礼的地方;回楼是用于接待宾朋和宣讲宗族经旨,在两侧的厢房有些还会设置义学供子弟读书。蓝氏宗祠全长100米,宽34米,高20米,占地面积共1334平方米。宗祠内设有蓝玉、沐英、常遇春等先祖塑像,供后人瞻仰祭祀。相传当年蓝玉被杀后,其族人冒死将蓝玉头颅装入谷萝内藏好连夜逃出京城,马不停蹄赶回扶城峒,将其头颅葬在太平桥侧的平地上作为墓冢,直至1956年修建城丹公路时被毁。2007年10月,城步蓝氏宗族筹资在太平桥侧城丹公路上面山顶上修筑了一座新的蓝玉墓。墓碑基础用大理石装饰,高9.48米,宽10米,墓地占地约100平方米。据查得知,在全国各地蓝氏居住地,只有城步太平村建有蓝玉墓。蓝玉墓成为蓝氏后裔清明祭祖的一个庄重场合。城步蓝氏后人纪念蓝玉的一个重大特征,就是长期传承了吃“乌米饭”“乌米粑”习俗。当年蓝玉的头颅偷运回扶城后,头血已将萝内稻谷染得乌黑,族人不忍将稻谷舂米吃饭,就留作种子,来年撒在秧田,结果长出了紫黑色的稻米,秋天结出血乌色的谷子,其米粒也呈血紫色。蓝姓后人为纪念祖公,便将蓝玉被斩杀之日——农历四月初八定为忌日,各家各户不得生火煮食并在前一天煮好乌米饭,做好乌米糍粑,敬奉祖先,然后全家同吃一餐乌米饭,而糍粑则留待初八日冷食,或宴请宾客。但这种“乌米”稻种从不外传,只在蓝氏内部自种自食,世代相传至今。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源于注册用户,不代表本平台的观点和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城步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邮箱(200664305@qq.com)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