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城步资讯 城步长安营苗款《金公银猛》中记载的“三鱼共头”史实!

城步长安营苗款《金公银猛》中记载的“三鱼共头”史实!

苗乡城步 2023/9/13 16:28:44
与《城步苗款》一样,《金公银猛》古款是城步牛石苗寨吴姓石姓先民记录自己氏族自江西太和县鹅掌大丘(小地名深坑龙岭)搬迁到这里开发居住的史实。为了记住家族的来龙去脉,他们以“讲款传古”的方式,代代传播氏族的源流迁徙历史,让后人记得“来时路”,不要忘祖数典。《金公银猛》传唱:“我家出身淮南,同往江西太和县鹅掌大丘,小地名深坑龙岭,大脊吴家。我石家因说坏阴阳,造错皇历,犯了天条六令要杀头,犯七十二条、八十二令规矩,为了逃避朝廷的追究,一令的改名换姓,姓石的改做姓吴,即逃过一难,后为吴姓。故此石吴二姓之水有来源,树要寻根,你若与我讲得出,寻得到,正是同宗共祖,生母寻略论,论得出,寻得到,你就与我马尾共鬃。你若书不出,寻不到,你是山客、山恐、山猫、山黑,不与我同宗共祖、马尾共鬃,你是拖来鬼、错来客,欲慢不黑,地下无愧。我有把本,你有根源,猫心狗胆,我的也会《金公银猛》”。这段口传史实说明吴氏一族原姓石,住江西太和县,因“犯事”要杀头,只得改姓石为吴,迁入湖南,逃过一劫。

图片

城步长安营镇新岭村发现的“三鱼共头”石刻 刘四海摄
吴姓一族迁入城步横岭峒(今长安营镇)后,又与银姓李姓三族以鱼作勾,分地而居,各自发展。“你问我,银家叫甚么名,李家叫甚么名。银家叫永聪、永亮,李家叫定春、定银,同往江西东门头,有七个踏挺岩跳。吃了七天七夜离队酒,唱了七天七夜离队歌。讲来的银永聪、银永亮,同到退下迷迷冲、迷迷洞,在那里的号把鱼头起断。银家接得鱼尾,退下水尾乡团,李家接得鱼腰,退下三岩半洞。我吴家接得头,随江望上退江头木正,地青老寨”。这段款词传唱的是吴氏、银氏、李氏三个家族,明代天顺年间迁入湘桂边境后,以鱼做勾,分吃鲤鱼,沿河开发,银家捡吃鱼尾,居河下游“水尾乡团”发展;李家捡食鱼腰,去河中游“三岩半洞”开发;吴家捡到鱼头,来到上游“江头木正、地青老寨”拓地。“江头木正、地青老寨”即现在的长安营镇两河口、蓑衣塘和上排下排、六马六甲一带。
当地《吴氏族谱》也记录了“截鱼分家”这段史实。吴氏入住牛石苗寨后,经多年发展,人口增多,住地狭窄,必须分地拓展了。他们以“鲤鱼三分”作勾,分住牛石河上中下游。南俄、洞俄居牛石(中排)、上排、下排,富俄、定娥居江头莫见(六马),金俄居张家小洞,银俄居鸡坡洞,龙俄居横岭洞。当地石氏族谱《石万财墨谱抄摘》亦有载,吴氏一族由江西分支游迁至黔阳洲黔阳县,再入靖洲飞山寨,上通道临口过石壁,到城步三十六湾三浪田,上八十里南山,退下老寨。十三世南娥居牛石上排,恢复吴姓,永林居上排,永聪居下排,永甫永汉迁绥宁界溪。
如此可见,在新岭村保存完好的这块“三鱼共头”石碑,即是当年吴、银、李三姓氏族以及吴氏后人“截鱼分家”“勒石为证”的实物存世。
(三)《城步苗族》专著对太平蓝氏先祖“吃鱼分家”史实的记载
东莞市社会科学院文化发展与软实力研究所研究员于鹏杰女士,在她的博士论文《城步苗族》中详实记录了丹口镇太平蓝氏先民“鲤鱼三分”选择住地的一段史实。“在太平村枫树林,建有一座土地祠,祠内至今留存一块大石碑。这块碑立于清道光八年十二月(1828年农历12月),估计士地祠建于该年左右。碑文记叙了枫树林蓝氏先祖蓝昌建从江西泰和县瓦厂坪迁徙到此定居的事宜。因蓝昌建的后代分为三个支系,需要确立枫树林开基祖的位置。该碑的竖立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后代明确居住地理界线,免得相互有冲突和矛盾,伤了和气。蓝氏先祖蓝昌建生有三个儿子,曾因分占土地起过冲突,后采用分吃鲤鱼的办法,通过分吃鱼头、鱼身和鱼尾的方式选择地域,避免再起矛盾。三人张簸得个鲤鱼,三斤半,兄弟分吃,继发人丁,各分居住。长兄蓝广,分鱼头,坐冲头,即今石头寨(扶村村西南处5公里左右)。二弟蓝双,分吃鱼腰,坐冲中,即今中排赤嘴(扶村西南处3公里左右),人丁微少。三弟蓝晚,分鱼尾,坐冲尾,即今枫树林。沿扶城河水流向,自上而下,形成山间溪地地貌。溪水上游称为冲头,中游称为冲中,下游称为冲尾。兄弟三人依据鲤鱼三分的位置,选择了居住地”。

图片

全国著名版画家张正扬先生创作的版画《太平风雨桥》
《城步苗族》中的这段文字,明白无误地记录了太平蓝氏先祖“鲤鱼做勾”分居开发的史实。作为三兄弟“鲤鱼三分”开疆拓土的原始证据,他们请石匠雕刻了“三鱼共头”石碑,表示兄弟三人同宗共祖,分居于扶城河上中下游,置放在枫树林老家扶城河上风雨桥头,名曰“一脚踩三鲤”,作为后人认祖归宗的永久标识。
图片
城步五团镇金树村与龙胜交界处的苗族风雨桥 雷学业摄于2016年
此外,城步古籍《蓝氏墨谱》《苗族酒歌》《庆鼓堂》等史料,都有城步苗族大迁徙的记载。蓝、李、潘、 秦、刘、杨、雷、罗等氏族迁入城步时,大部分土地是处女地,未曾开发, 故《蓝氏墨谱》有插标为记的文字记载:标头向东各寻东,向南各寻南,向西各寻西,向北各寻北……正是城步先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辛勤耕耘,不惧牺牲,终于开发出今天这般山河美丽,土地富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美丽苗乡!(作者:雷学业)


阅读 866
分享到: